当前位置:首 页 >文章正文

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苗种管理办法(2025修正)

作者:本网综合    发布:2025-07-27   浏览量:4  
  
  【颁布机关】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
  【发布文号】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令第150号
  【发布日期】2025-01-10
  【实施日期】2025-03-01
  【效力位阶】地方政府规章
  【修改变更】1994年12月15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令第10号发布  1997年12月25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令第16号第一次修正  2004年6月29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令第7号第二次修正  2018年8月9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令第128号第三次修正  2025年1月10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令第150号第四次修正

  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苗种管理办法(2025修正)
  第一条  为加强水产苗种生产、经营管理、防止病害的传播和流行,保障水产苗种的质量,维护生产者的利益,促进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及其实施细则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办法》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水产苗种包括用于繁育、增养殖(栽培)生产和科研试验、观赏的水产动植物的亲本、稚体、幼体、受精卵、孢子及其遗传育种材料。
  第三条  凡在本自治区境内从事选育、生产、经营、使用、管理水产苗种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本办法。
  第四条  自治区水产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自治区水产苗种的监督管理工作,各设区市、县水产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内水产苗种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五条  公安、交通、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应协助和配合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加强对水产苗种的监督管理。
  第六条  从事水产苗种生产的单位和个人,必须报经县级以上水产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取得《水产苗种生产许可证》。但渔业生产者自育、自用水产苗种的除外。
  第七条  进行水产苗种人工繁殖所选用的亲体、必须符合国家和自治区有关质量标准。有国家、行业标准或自治区标准的,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自治区标准执行。没有上述标准的,各设区市水产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制定相应的标准,作为本辖区选育水产苗种亲体的依据。
  第八条  将依法捕捞的有重要经济价值的天然水产苗种运出自治区外的,运输过程中应随身携带合法捕捞的有效凭证或者其复印件。
  自治区有重要经济价值的天然水产苗种目录,由自治区水产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公布。
  第九条  水产苗种实行产地检疫制度。水产苗种产地检疫由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委托水产行政主管部门实施。
  第十条  进行水产苗种检疫,执行国家检疫标准。
  第十一条  县以上水产行政主管部门设水产苗种检疫员,具体实施水产苗种检疫,并对其检疫结果负责。
  水产苗种检疫员负责本辖区水产苗种的检疫工作,有权对有关单位和个人所生产、经营和使用的水产苗种及有关证件进行检查。水产苗种检疫员在检查工作中,不得在公路上设卡检查车辆,必须忠于职守,秉公执法,防止错检、漏检,不得徇私、刁难和敲诈勒索,违者依法处理。
  第十二条  未取得《水产苗种生产许可证》擅自进行水产苗种生产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的规定给予处罚。
  第十三条  出售未经检疫或者检疫不合格的水产苗种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的规定给予处罚。
  第十四条  买卖、租借、非法转让或者涂改《水产苗种生产许可证》的,县以上水产行政主管部门可处100元至1000元的罚款。
  第十五条  未经批准擅自采捕有重要经济价值的天然苗种(娱乐性游钓和手工采捕零星水产苗种的除外),县以上水产行政主管部门可以没收其水产苗种、违法所得和渔具,并可处100元至1000元的罚款。
  将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水产苗种运出自治区外,未随身携带合法捕捞的有效凭证或者其复印件的,由县以上水产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并处以100元至5000元的罚款。
  第十六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第十七条  本办法自1995年2月1日起施行。
















打印此页】  【关闭

Processed in 0.092646 second(s) , 64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