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 >文章正文

前科报告制度

作者:本网综合    发布:2019-01-13   浏览量:4870  
  

  我国的前科报告制度规定于刑法第100条:“依法受过刑事处罚的人,在入伍、就业的时候,应当如实向有关单位报告自己曾受过刑事处罚,不得隐瞒。”刑法修正案(八)对此制度进行了补充,即在刑法第100条中增加一款作为第2款:“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免除前款规定的报告义务。”

  一、依法受过刑事处罚的人,在入伍、就业的时候,应当如实向有关单位报告自己曾受过刑事处罚,不得隐瞒。

  (1)应报告的事项受过刑事处罚。依法受过刑事处罚,是指依照我国的刑事法律规定,行为人的行为构成犯罪,并经人民法院判处刑罚。只要判处过刑罚,不管是判处主刑还是附加刑,是实刑还是缓刑,都是依法受过刑事处罚。如果行为人虽曾受到司法机关的侦查或者起诉,但其行为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人民法院决定免予刑罚处罚的,则不能认为是受过刑事处罚的人;如果检察机关依照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决定不予起诉的,也不在受过刑事处罚之列。对于受过刑事处罚之外的其他处罚,不是刑法规定的必须实报告的事项。

  (2)如实报告仅限于在入伍、就业的时候。入伍是指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或者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就业包括参加任何种类的工作,如进入国家机关,各种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各种团体等等。

  (3)向有关单位报告。是指向入伍的部队或者自己参加工作的单位报告。法律这样规定,是为了便于用人单位掌握本单位职工的情况,便于安置工作以及对该有关人员开展帮助和教育。

  二、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人,免除前款规定的报告义务。

  未成年人处在体力、智力发育过程中,虽已具有一定的辨别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但由于其阅历短、社会知识少,其成熟程度还不同于成年人,因此对于未成年时的犯罪记录与成年后的犯罪记录应当区别对待。对于未成年时有较轻犯罪记录的人,如果要求他们在入伍、就业时如实报告自己曾受刑事处罚的情况,可能会对他们的录取或录用造成困难,对他们人生发展道路产生不利影响。为了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体现对未成年犯实行教育为主,惩罚为辅,重在教育、挽救和改造的方针,立法机关根据全国人大代表的建议和有关部门意见,在刑法中增加了免除未成年人前科报告义务的特别条款。《刑法修正案(八)》在第一百条中增加一款作为第二款:“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人,免除前款规定的报告义务。”

  根据本款规定,免除前科报告义务必须同时符合以下条件:(1)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既包括入伍、就业时未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也包括入伍就业时已满十八周岁的成年人,只要其犯罪时不满十八周岁,就构成适用本条规定的条件之一;如果犯罪时年满十八周岁的人,不能免除报告义务;(2)犯罪被判处的刑罚为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包括被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单处附加刑以及适用缓刑的情形。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两个条件需同时具备才能适用本款的规定,犯罪时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如果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不能免除报告义务。之所以作这样的规定,主要是考虑一般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犯罪情节较轻,不属于危害特别严重的犯罪行为。未成年人犯这些罪行通常是由于缺乏自控能力、一时冲动或者是受其他不良因素影响,犯罪的未成年人一般主观恶性不大,易于接受教育改造。免除报告义务主要是要将其在未成年时曾经误入歧途,走上犯罪道路的痛苦经历对其以后选择正确人生发展道路的负面影响减至最低,以有利于鼓励和促使其重新开始新的人生,做一个对人民、对社会有用的人。




  关联法律法规条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条 依法受过刑事处罚的人,在入伍、就业的时候,应当如实向有关单位报告自己曾受过刑事处罚,不得隐瞒。

  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人,免除前款规定的报告义务。







· 告诉才处理的含义

· 刑法中规定的首要分子的范围

· 刑法规定的违反国家规定之含义

· 假释的考验及其积极后果







打印此页】  【关闭

Processed in 0.164562 second(s) , 70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