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 >文章正文

商品房质量问题纠纷及其处理

作者:本网综合    发布:2018-03-23   浏览量:1372  
  

  依据程度的大小可以将房屋的质量问题分为三种:(1)房屋主体结构质量不合格。所谓“不合格”,应指房屋未能通过验收或经核验被认定为不符合质量要求,如:地基、承重墙等,这些部位出现结构性迸裂、倾斜、坍塌等问题,应当视为主体结构存在问题。(2)严重影响正常居住使用的质量问题,这是指由于房屋质量问题,严重影响买受人享用房屋的正常使用功能和用途的情形。如不能正常供水供电等。(3)其他质量问题。如房屋渗水、地面空鼓、墙皮脱落等。

  对于商品房质量问题开发商应承担的民事责任,《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二条、第十三条分别不同情况,作了具体规定。

  1.属开发商交付的房屋属于主体结构质量不合格的,应先请求房屋所在地的房屋工程质量监督单位检查,在取得房屋质量鉴定不合格的证书后,可要求开发商予以退房,对因此造成损失的,开发商应承担赔偿责任。

  2.属因房屋质量问题严重影响正常居住使用的,买受人有权要求退房和赔偿损失。

  3.属一般质量问题的,在保修期内,开发商应当承担修复责任;开发商拒绝修复或者在合理期限内拖延修复的,买受人可以自行或者委托他人修复。修复费用及修复期间造成的其他损失由开发商承担。




  相关法律法规条文

  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

  第三十一条 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在商品房交付使用时,向购买人提供住宅质量保证书和住宅使用说明书。

  住宅质量保证书应当列明工程质量监督单位核验的质量等级、保修范围、保修期和保修单位等内容。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按照住宅质量保证书的约定,承担商品房保修责任。

  保修期内,因房地产开发企业对商品房进行维修,致使房屋原使用功能受到影响,给购买人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十二条  因房屋主体结构质量不合格不能交付使用,或者房屋交付使用后,房屋主体结构质量经核验确属不合格,买受人请求解除合同和赔偿损失的,应予支持。

  第十三条  因房屋质量问题严重影响正常居住使用,买受人请求解除合同和赔偿损失的,应予支持。

  交付使用的房屋存在质量问题,在保修期内,出卖人应当承担修复责任;出卖人拒绝修复或者在合理期限内拖延修复的,买受人可以自行或者委托他人修复。修复费用及修复期间造成的其他损失由出卖人承担。







· 逾期交房的处理

· 商品房交付的条件及风险责任的转移

· 商品房广告和宣传资料的法律约束力

· 房地一体原则及其例外






打印此页】  【关闭

Processed in 0.164097 second(s) , 59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