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 >文章正文

强制医疗程序的概念和性质

作者:本网综合    发布:2021-01-16   浏览量:634  
  


  强制医疗,指国家通过法定程序,对患有精神疾病且具有一定人身危险性,同时又不承担刑事责任的人采取强制隔离医疗,以帮助其康复并防止其继续危害社会公共安全或他人人身安全的一种保安处分措施。强制医疗的构成要素由主体要素、对象要素和程序要素构成,主体要素分为决定主体和执行主体,决定主体为代表国家履行强制医疗裁定职能的法院,执行主体通常是受托履行强制医学治疗的专业医疗机构;而对象主体要素是被确定不负刑事责任且具有一定人身危险性的精神病人;程序要素是由法律所规制的审理、决定和执行强制医疗的程序规则。这三项要素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

  从性质上说,强制医疗是针对精神病人的一种社会防卫措施,而非刑罚措施。精神病人犯罪,往往是受病理作用的影响导致其在丧失辨认与控制能力的情况下实施了犯罪行为,因此不能追究其刑事责任以及对其适用通常意义的刑罚措施。然而,由于很多精神病人具有严重的暴力性攻击倾向,人身危害性极强,如果不对这些精神病人进行强制医疗,他们可能会继续危害社会。因此,不追究刑事责任、不处以刑罚并不意味着对无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放任自流;相反,为了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我国刑事诉讼法特别规定了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的强制医疗程序。




  相关法律法规条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三百零二条 实施暴力行为,危害公共安全或者严重危害公民人身安全,经法定程序鉴定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有继续危害社会可能的,可以予以强制医疗。

  第三百零三条 根据本章规定对精神病人强制医疗的,由人民法院决定。

  公安机关发现精神病人符合强制医疗条件的,应当写出强制医疗意见书,移送人民检察院。对于公安机关移送的或者在审查起诉过程中发现的精神病人符合强制医疗条件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向人民法院提出强制医疗的申请。人民法院在审理案件过程中发现被告人符合强制医疗条件的,可以作出强制医疗的决定。

  对实施暴力行为的精神病人,在人民法院决定强制医疗前,公安机关可以采取临时的保护性约束措施。

  第三百零四条 人民法院受理强制医疗的申请后,应当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

  人民法院审理强制医疗案件,应当通知被申请人或者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到场。被申请人或者被告人没有委托诉讼代理人的,人民法院应当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提供法律帮助。

  第三百零五条 人民法院经审理,对于被申请人或者被告人符合强制医疗条件的,应当在一个月以内作出强制医疗的决定。

  被决定强制医疗的人、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对强制医疗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

  第三百零六条 强制医疗机构应当定期对被强制医疗的人进行诊断评估。对于已不具有人身危险性,不需要继续强制医疗的,应当及时提出解除意见,报决定强制医疗的人民法院批准。

  被强制医疗的人及其近亲属有权申请解除强制医疗。

  第三百零七条 人民检察院对强制医疗的决定和执行实行监督。







· 没收违法所得案件裁决结果的上诉与抗诉

· 人民法院审理没收违法所得案件后的处理

· 违法所得没收程序的审理方式、庭审程序及审理期限

· 审查起诉阶段公诉案件双方当事人和解协议形成的程序与执行








打印此页】  【关闭

Processed in 0.121448 second(s) , 65 queries